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欣欣书屋 -> 历史军事 -> 学渣被逼考科举

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197节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何相叹息一声,摇摇头,道:“世道不好,贱命不值钱。”

    程子安冷声道:“并非世道不好,是贵人不拿贱命当人看,天灾避免不了,**本可避免。都是血肉之躯,爹娘生养出来的,嘴里喊着君子之道,干的却是男盗女娼之事,贱得臭不可闻!”

    何相讪讪干笑起来,打量着程子安的臭脸,纳闷地道:“看来他们真将你惹怒了,气得不轻呐。”

    程子安长长呼出口气,道:“他们的贱日来已久,先前他们那点事算得什么。我在为边关的百姓难过,大周天底下所有的百姓难过。日子将将好转了些,又要面临即将到来的战乱,尤其是靠近边关的百姓,他们日子可想而知。何相定当比我清楚,打仗靠什么取胜,所谓的排兵布阵,都是次要,要打胜仗,首先是拿人命去填。”

    两兵对垒,向来讲究士气,士气不会凭空而降,也不会因为将领的慷慨陈词,兵丁就自发生了出来。

    以少胜多的仗有,少之又少。以少胜多的仗,基本上都有先决条件:熟悉当地的气候,地形;兵将少的一方,战斗力空前强大。兵将多的一方,军心不稳,不战而退。

    战斗力来自两方面,一是兵马刀箭,二是兵丁自身体型的强壮。

    打仗冲锋之后,双方兵将都是凭着血肉之躯在殊死搏斗,就跟两人打架一样,谁强壮,谁就占有优势。

    打仗的前锋兵,皆是去送命,耗费对方体力之人。为何会有一二再,再而三的冲锋,好比是车轮战,前面的牺牲了,对方的体力所剩无几,后面冲锋的就能捡便宜。

    兵马足够的一方,这时就占了优势。

    大周的水师,战船,刀箭比起南夷占有优势,只马很是一般。

    强壮的马来自北地的各个部落,要是南夷与他们结盟,北地部落的生得高壮,加上马的优势,大周占的优势就荡然无存。

    毕竟,南夷不蠢,不会一直打海战,到了陆地上,就是骑兵的天下。

    何相皱眉思索,道:“南夷的情形我也不了解,我估计他们是缺粮了,实在是没法子,才想着来大周抢。”

    程子安道:“以我看来,南夷在大周明明各方面都强大的情况下,还敢出兵,要不是南夷自身不得不打,如何相所言那样,南夷缺粮缺钱,想要到大周来捞一笔。要不就是真与北地的部落联手,有足够的信心能打赢大周。他们开战后,能试探出大周兵力的深浅。要是大周厉害强大,他们就退兵,反正南夷兵丁的命,与大周一样,都不值钱。退兵也不会简单退,他们肯定会趁机狮子大开口,索要岁币,赔钱赔粮食。”

    何相怒道:“他们敢!”

    程子安呵呵笑道:“他们有何不敢,南夷的太子我没打过交道,楚王却很是聪明。大周官员的德性,他看得一清二楚。就是吃准了这群官员既蠢又坏,保证能达成目的。”

    何相想要说些什么,嘴张了张,惟余太息。

    以前何相领过兵,打仗是一门发财的好营生。要是敌方弱,世家大族的贵人子弟会跟着前去捞军功,升官发财。

    战败也无关紧要,真正领兵的将领,除非全军覆没,死的是底下的兵丁,将领会安然脱身。

    被朝廷责罚也无关紧要,罚那点俸禄不痛不痒,降等也没事,只要靠山在,等风头一过,还是会得以晋升。

    程子安:“要是南夷打了胜仗,除了要钱要粮,还要割让疆土。南夷野心再大,也将偌大的大周吞并不下去,他们先占领几个州府,待休养过来,再继续推进,最后慢慢蚕食掉大周。”

    何相却不同意程子安的说法,反驳道:“难道大周就弱成了这般,任由南夷宰割?”

    程子安想起前两年在大周各大州府看到的民生世情,嘲讽地道:“大周何时真正强大过?百姓什么时候吃饱穿暖过?前几年大周的人口,增长为负数,这两年方稍许改善了些,缓慢在增长。我在户部累死累活,百姓得以稍微喘了口气,负担轻了些,户部也结余了些钱粮。可一旦打仗,还真打不起。除非,大周不顾百姓的死活,征兵征粮。南夷的贵人也一样,无论是朝局各种,比起大周只坏不好,他们敢拿百姓的命来赌,大周要不要跟?”

    何相被问得停下了脚步,杵着拐杖,怔怔不能言。

    要不要跟?

    要不要拿大周兵将,大周百姓的命去跟?

    作者有话说:

    第187章 187 一百八十七章

    ◎无◎

    承庆殿。

    圣上王相两个郡王连同尚书们等重臣已经入座, 程子安与何相一道走进殿,林中丞看到他尤愤愤不平,不过何相腿脚不便, 他不敢招惹, 悻悻哼了声。

    大殿里安静,林中丞发出的动静格外清晰, 程子安目不斜视上前见礼, 圣上盯着他片刻, 道:“坐吧。”

    程子安谢恩,退回经过林中丞身边,脚步一顿,拱手朗声见礼道:“圣上,林中丞坚持认为要与南夷战到底, 臣想虚心请教林中丞,对这次与南夷的打仗,做出妥善周全的安排,如何派兵布阵, 如何运送粮草,预计耗费多少钱粮, 多久时日能击退南夷, 战后,如何善后,与南夷的关系如何处理。”

    林中丞没想到程子安突然发难, 脸色一下变了。

    王相不禁蹙眉, 何相一直在思索程子安的问题, 陷入沉思中未曾做声。

    其余人连同圣上在内, 都一齐看向了程子安, 各种神色复杂至极。

    的确如程子安所言那般,打仗并非儿戏,事关天下大事,谁都不敢再轻易发表看法了,

    程子安等了片刻,见林中丞未曾做声,团团拱手见礼,诚恳地道:“诸位,我并非要故意为难谁,而是大周兴亡,在座诸位身为圣上的肱股之臣,自当旁无责贷。个人的能力终归有限,我盼着诸位能群策群力,提出宝贵的意见,一起想主意解决眼前的境况。我知道诸位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,无论做何打算,想法如何,都先放下成见,以大周的利益福祉为上。”

    在大是大非面前,程子安哪能因为林中丞的小人之心,同他没完没了的斗下去。

    能进承庆殿的朝臣,属于大周的人中龙凤,他们虽然品性有高有低,但聪慧这方面却不可质疑。

    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,程子安也想从他们身上,得到一些启发。

    圣上听得龙心甚慰,沉重的神色缓和了下来,难得语重心长地道:“程尚书所言极是,边关在打仗,广梧州边关已经告急,众卿再争吵不休,耽误了战况,造成广梧州失守,岂不成了大周的罪人。”

    圣上的声音虽还算温和,话里的意思却令人头皮一紧。

    广梧州乃是大周与南夷相邻的州府,三面靠海。由此而北上,行至大周中原腹地的吉州,才有长河与兴岭山脉阻挡。

    而吉州府与燕州府相邻,燕州府往北,就是大周的京城。

    广梧州失守,大周半壁江山告急且不提,京城危矣!

    若成了圣上口中的大周罪人,诛九族都还算轻了。

    广梧州尚未失守,与程子安成立水师,增强此处的兵力有莫大的关系,他站出来说话,林中丞等人才忍住没跳起来,指责他与政事堂相爷抢风头。

    程子安紧跟着补充道:“圣上圣明,战场瞬息万变,我们在此议事,万万不能再耽搁,我先举个例子,先表明主张,支持与反对的理由,比如我支持打仗,建议由谁领兵,派兵多少,从何路进攻。粮草从何处筹措,由谁在在后方指挥运送粮草,预计战事何时结束。与之相应的则是反对的一方,比如我反对与南夷开战,反对的理由,建议以何种方法,平息与南夷的战事。除此之外,其余的话皆不要在此处提及,耽误了大事。”

    户部虽说重要,王相与何相都在,还轮不到程子安站出来主持大局。先前在大朝会上所起的争执,可以窥见一二大周朝堂议的作风,程子安只能站出来立下规矩,免得最后吵得唾沫横飞,却一事无成。

    圣上瞬时轻松不少,程子安的话,让炒成一锅粥的朝堂,得以沉淀清晰,他很是满意地点头,先指了王相:“王相,就从你处开始。”

    王相有自己的考量,行事谨慎,此事甚是重大,想要由圣上拿出决断,做错了决断,无需背负骂名责罚。

    被圣上点名,王相无法,只能斟酌着道:“臣主张合议,南夷所求无非是钱粮,打仗所需的钱粮,远比南夷所求多,不若将这部分的钱粮,寻个周全之法赐予南夷,避免双方的损失,百姓无需流离失所,将士无需牺牲,大周的疆土得以保全。”

    圣上面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,待王相说完,继续看向了下一人:“老三,你来说。”

    端郡王极力主张与南夷打仗,如今可不是吵架的时候,需要拿出本事,真正提出行之有效的主张。

    为何会坚持与南夷打下去,端郡王所想,不过是大周天下属于周氏,大周被欺负了,那还了得!

    打,必须打回去,方能挽回大周的颜面!

    至于打仗的损失,端郡王从未考虑过,征兵征兵粮,让兵将自行筹措,有何困难之处?

    端郡王顿时豪情万丈,慷慨道:“阿爹,我当是主张与南夷战到底!南夷这群南蛮子,竟然敢侵犯我大周河山,孰可忍孰不可忍!打仗的钱粮从何而来,在坐的诸位责无旁贷,天下的百姓自是如此,他们生为大周人,在大周遭遇外敌入侵时,如何能置身事外?壮年的儿郎只当冲锋陷阵,百姓出钱出粮,一同共度眼前的难关!”

    略微停顿片刻,端郡王脸上的激动更甚,声音拔高了些许,大声道:“至于由何人领兵,兵将几何,阿爹,我请旨亲自前去领兵,大周驻扎在边关,燕州府等沿海的水师,皆调往与南夷的边境,各州府调派十万大军,挥师前往南夷,让南夷见识见识我大周的国力,厉害!”

    端郡王在吏部当差多年,从未有过领兵打仗的经验。

    大家听到他的话,神色一时很是精彩,不过圣上未表态,都忍住了没做声。

    圣上沉默半晌,继续点了人说下去。

    与以前在大朝会上一样,殿内也分为了两派,无非是主战或者议和。与先前大朝会上乱糟糟相比,现在两派的主张分明,且都有清晰的分析与勉强能听下去的建议。

    何相最终选择了主战,与王相各执一词,互相对立。

    程子安先前的问题,何相思考不明白,他身为武将,遵从自己的本心,选择了与南夷不死不休,他与端郡王一样,请求领兵出战:“臣只腿脚走路不便,身为大周的子民,哪怕是战死沙场,也在所不惜!”

    最终,只剩下程子安未曾发表意见,圣上朝他了过来,殿内众人随着圣上的目光,齐齐投向了他。

    程子安起身见礼,朗声道:“圣上,臣主张与南夷一决死战!”

    话音一落,众人皆讶异不已,纷纷面面相觑,唯恐自己听错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林中丞,更是失声道:“什么?”

    亏他暗暗咬紧了牙关,摩拳擦掌待等会与他一战高低。

    谁曾想到,程子安居然与自己主张相同,他们属于同一个阵营。

    感情先前的争吵,是内部起哄,让主和派看了笑话去!

    何相与王相都一样诧异,何相是先与程子安讨论过,以为摸清了他的想法,谁知还是大错特错!

    王相更是纳闷,程子安一直在强调粮草,百姓兵将的损失,从他话里话外的意思,半点都见不到他主战的想法。

    “臣以为,南夷与大周开战,无论是何种缘由,归根结底,不外乎为了抢夺疆土,粮食。”

    程子安将先前与何相所谈的话,选了些再重申了一遍,尤其是对南夷与北地部落联盟的担忧。

    听到北地的部落,大家再也顾不得圣上在,互相交头接耳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程子安所言极有道理,毕竟大周的国力摆在那里,南夷就算再穷途末路,也不敢贸然出兵。

    北地各部落之间,为了抢夺奴隶,地盘,马匹粮食等,常年争战不休。不过北边的部落,一直穷困落后,人马稀少,单单一个部落,并不足以畏惧。

    要是他们暂时休战,联手南夷,一道向大周发难呢?

    在相比较之下,大周最为富裕,比起他们部落之间打来打去,要诱人得多!

    这些年大周与北地部落并没有明面上的来往,在边关接壤处,却拦不住两地百姓的偷偷摸摸交易。

    京城贵人府里的骏马良驹,皆出自北边的部落。与大周的马相比较,再眼瞎心瞎之人,也说不出口大周的马能与北边部落的相比。

    北边部落常年打仗,孩童在马背上长大,提得起刀就开始干仗,他们骑兵向来厉害。

    端郡王想要调动各地驻兵水师的想法,在这里就不大行得通了。

    骑兵可以从陆路进攻,所向披靡,大周危矣!

    王相不解问道:“既然程尚书以为南夷与北边部落勾结,当以平息为上,为何还主张迎战?”

    圣上也愣了下,垂下眼帘不知在思索什么。

    程子安不疾不徐地道:“从先前诸位的建议里,我学到甚多。首先,无论是兵马,皆为血肉之躯。身上穿戴盔甲,虽然能护住要命的部位,却极为沉重,不易于活动。杀敌是一回事,只需打伤,就能卸掉他们七成的战斗力。至于如何作战,我虽不懂排兵布阵,略微有些对打仗的看法罢了,关乎于打仗的机密,我就不同诸位一一道来了,留待以后,同圣上仔细回禀。”

    不说还好,程子安避而不谈,反而引得众人心痒痒,暗自骂他狡猾,故弄玄虚。

    王相此时插话道:“我以为程尚书之言很有道理,相信南夷与北地部落联手,方敢出兵。北边的部落,所图不过是为了钱粮,南夷能给他们的,大周能出十倍百倍,何不派人同北边的部落首领商谈,让他们反悔,反过来遏制南夷兵?”

    众人一听,不禁感到眼前一亮!

    对啊,南夷能给北边部落的好处,大周能给得更多,不费一兵一卒,让南夷兵有来无回!

    圣上凝神思考起来,他也觉着此计甚妙,抬眼看向了程子安:“程尚书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程子安断然道:“此举乃是下下策,好比是与虎谋皮。北边的各部落,这些年来逐渐壮大,臣曾在云州府当值,云州府北边的辽城府与北边部落接壤,听说了一些北边部落的情形。北边部落所在的疆域辽阔,一年四季只有三四个月要暖和些。等到他们真正壮大,为了生存得舒适一些,肯定会往南迁。到那时,与辽城府的战事不可避免。难就难在,北边部落的广袤,他们又熟悉当地的地形,只要一散开,大周估计连人影都找不到。这次他们既然悉数出动,正是大好的时机,不如趁此机会,狠狠打击他们一番,至少让他们十年二十年,都恢复不了元气,对大周的北地无法造成威胁!”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